主会场
现场介绍
我院自1993年开始信息化工作,经过二十年的持续建设,已构建成高速可靠的网络平台,实现全院无线网覆盖,建成以电子病历与医院管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建设理念。建立了全方位的预约、自助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设计了结构化电子病历、智能化临床路径、抗菌药物管理、移动医护、手术麻醉、重症监护等临床信息系统,切实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建成基于顶层设计的BI、物资耗材管理、医务护理管理等系统,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辅助领导决策。加强区域医疗协同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同时注重信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参加国家863计划课题研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目前正在加速“省立医疗云”建设,以推动省立集团的持续发展。
一、构建安全高效的支撑平台
我院现有服务器70多台,交换机近100台,工作站3000余台,建立了B级标准计算机机房,核心交换机双链路冗余,完成全院环网建设和全院无线网络覆盖。建成园区级容灾系统,实现服务器及存储的虚拟化,初步建立了安全可靠的省立云平台,完成双活数据中心建设,保证应用系统安全稳定。网络边界设置入侵检测、防火墙和网闸等防护设备,并利用堡垒机进行系统维护,确保服务器及相关应用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二、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1)全省就诊一卡通。200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门诊就诊一卡通,在省卫生厅的统一领导部署下,2010年在全国唯一实现全省各级医院就诊一卡通,并实现全省新农合患者住院实时结算,同时利用社保卡作为病人身份主索引,做到全省范围内检验检查结果调阅,减少重复检查化验,优化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2)广泛开展各种自助服务。在收费处、门诊各楼层及医技科室部署100余台自助机,延伸服务窗口,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一体化的自助服务体系,患者在预约挂号、缴费、结算、检验、取药、取报告等各环节均可实现自助操作,实现7×24小时无假日服务。建立全方位的预约挂号平台,方便患者预约挂号。
影像系统
数字化手术室
三、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1)结构化电子病历。设置了丰富的专科专病模板,现共设通用模板200多份,专科模板2800多份,知情同意书210多份,与各临床医技系统无缝集成,建立多级质控体系,实现医疗质量从事后控制到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控制模式。
(2)抗菌药物管理平台。建立全方位的抗菌药物管理平台,可按照手术部位、手术等级设置用药疗程及品种,用移动PDA进行术前用药时间准确采集,确保围手术期用药合理。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趋势分析,细化抗菌药物三级管控、围手术期用药监控、越级审批、网上会诊、处方点评等功能,实现抗菌药物全程监控,做到在合理的时机使用合理的抗菌药物,将抗菌药物管理落到实处。
(3)智能化临床路径。将临床路径系统无缝嵌入医生工作站,在制定诊疗计划时与抗菌药物管理紧密结合,加入路径分支与变异智能处理功能,规范医师诊疗行为,并完善临床路径监管平台,加强过程管理,减少住院天数,减轻患者负担,推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4)移动医疗。实现全院无线网络覆盖,利用无线移动技术,广泛开展移动医疗,实现了移动输液、移动护理、移动查房等功能。将二维条码技术应用于病人腕带、药品标签和标本等,通过PDA移动终端扫描标签信息,快速准确地完成病人身份识别、用药核对、手术核查、信息查询等功能,实现医嘱执行、手术核查闭环管理,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避免医疗差错,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5)重症监护系统。实现床边监护设备数据、患者诊疗信息的智能采集与共享,促进重症监护日常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杜绝医疗差错。并完成无线网络覆盖,实现移动查房,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重症监护过程管理。
(6)数字化手术室。实现手术申请、安排、麻醉管理与监护全程无纸化,完成手术闭环管理,做到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监护,并与电子病历、HIS、LIS、PACS等无缝集成,实现监护设备数据智能采集与共享,同时建立全数字、全高清手术视频示教系统,满足临床教学、科研需要。
(7)全院级PACS。严格遵循DICOM、IHE、HL7等国际标准,与医院HIS、电子病历系统无缝集成,实现患者基本信息、电子检查申请单、电子报告、影像信息的一致性、共享性。
(8)医技科室全面联网。实现检验、超声、病理、内镜、心电图等医技系统全面联网,与相关医疗设备及HIS、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报告发布周期。
计算机房
自助服务
ICU移动医疗
四、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综合实力
建立基于顶层设计,支持院长直接式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移动BI,实现宏观数据到微观数据穿越钻取,使院领导实时把握医院动态,分析医院日常运营、大型医疗设备、手术室等的利用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同时,建设完成医务护理管理系统,药品、耗材全流程管理系统以及医保服务及管理平台,强化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