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省立医讯】精准抗“帕” 全程管理——福建省立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为帕金森病患者健康护航

发布时间:2022-07-22 08:18  点击数:

七旬陈伯被帕金森病困扰了十年,后期逐渐陷入困境。不吃药全身僵硬,想动动不了,吃药后却不受控制地手舞足蹈,生活不能自理。近日,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为他装上了“脑起搏器”,同时在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团队精准治疗和全程管理下,老人已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帕金森病困扰多年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提起十年的抗“帕”路,陈伯和家属,总有道不尽的苦。特别是近两三年来,陈伯开始合并异动症,表现为自己无法控制的舞蹈样动作,导致他走路不稳、说话穿衣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活。

其实,在临床上,众多帕金森病患者都与陈伯有着类似的情况。为满足帕金森病患者就医需求,我院专门组建了一支由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科和临床营养科专家组成的帕金森病多学科全程管理队伍,将诊断疾病、用药或手术治疗、用药随访、术后程控和定期调试参数等多个环节化繁为简,提供一站式服务,综合评估并制定最合适的个体化方案,以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减轻陈伯的痛苦,家人带着他慕名赶到我院求诊。


脑深部电极植入

多学科诊疗全程管理

入院后,针对陈伯的疾病情况,神经内科赵振华副主任医师、康复科上官豪主治医师分别进行了药物调整及经颅磁刺激治疗;MDT团队还运用自行研发的可穿戴设备进行运动症状量化评估,确认患者的情况适合接受DBS(脑起搏器)手术,能够在药物已经控制不好的情况下,有效缓解症状。

在神经外科黄绳跃主任医师、温玉星主任医师以及放射科、手术室等多部门专家的支持和通力协作下,神经外科刘宇清主任医师、洪文瑶副主任医师、廖正俭主治医师团队为陈伯施行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将电极精准植入。术后,团队制定了新的药物方案和最优的程控方案。随着电极的顺利启用,陈伯手舞足蹈的异动症状较之前明显改善,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科 普 时 

帕金森病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逐渐加重。患者的运动症状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姿势不稳与运动迟缓。此外,一系列非运动症状可出现在运动障碍之前,包括焦虑、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情感和记忆障碍等。目前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是以药物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药物治疗在疾病全程中均起重要作用,手术治疗是疾病过程中有效的补充。


什么是脑深部电刺激?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帕金森病外科手术治疗较常用的方法,已成为公认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为无数帕金森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专家门诊时间

刘宇清主任医师:周五上午

洪文瑶副主任医师:周二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