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麻醉科顺利护航两例特殊患者完成手术治疗,让原本失去手术机会的严重脊柱侧弯、高龄肺栓塞的患者获得生的希望。
单侧椎旁阻滞麻醉
——巧帮“折叠人”取结石
福州的董阿姨(化名)因发现输尿管日益增大的结石,就诊我院泌尿外科准备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但54岁的董阿姨身高110cm,体重34Kg,伴有严重脊柱侧弯,髋关节畸形,平时全靠轮椅和他人照顾。
面对这样一位严重脊柱侧弯畸形、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实施麻醉,满足碎石手术需求成为难点。传统的气管插管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董阿姨而言风险都极大。在术前综合评估,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在郑晓春教授,蒋俊丹主任医师的指导下,麻醉一科郑春英副主任医师创新性实施单侧椎旁阻滞麻醉,完善的神经阻滞结合娴熟的泌尿外科技术,手术过程顺利,全程患者无诉不适,术后两小时董阿姨即可进食,目前已经平安出院。
巧施围术期麻醉
——突破高龄肺梗塞患者手术禁区
83岁李爷爷(化名)因呕血伴头晕10余天入院,拟行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左肝肿物切除术。但由于李爷爷患有肺栓塞,同时伴有持续的消化道出血,其抗凝治疗受到限制,加之需施行外科大手术,麻醉风险极高。在郑晓春教授、蒋俊丹主任医师的指导下,麻醉一科龚灿生主治医师做好细致严密围术期麻醉准备及危险预案,成功预防围术期肺梗塞(PPE)的发生,顺利完成手术。
175年前,一次公开的乙醚麻醉治疗过程,标志着麻醉学的诞生;175年后,一群了不起的医生们,用仁心和专业为危重患者带来生命的春意。现如今,麻醉科医生已经成为了急危重症救治的先锋,克服重重困难为许多疑难危重患者解决麻醉难题,从而创造了手术的机会。一名合格的麻醉医生,不仅要在手术过程中管理好患者的血压、心跳等指标,还要有能力处理手术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近年来,福建省立医院麻醉与围术期临床医学中心在郑晓春教授的指导下,已发展为包含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围手术期管理等在内的完善学科,完成多例疑难病例的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