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役是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和记忆,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工作的这段时间,每天感动于患者、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付出和努力。沿着医院和驻地两点一线的活动轨迹,牢记救好吃好睡好防护好的叮嘱,秉承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信念,努力前行,为这个城市疗伤。”福建省立医院援汉医疗队医疗专家组成员姚秀娟在日记中如此记录。
姚秀娟是福建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在学校读书期间就成绩优异的她,给同事们的印象是,勤勉刻苦,业务精湛,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到武汉后,她的这些特点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姚秀娟(左一)与陈锋副院长、于荣国主任商讨病情
万事开头难,医疗队奉命接管64张床位的新冠肺炎重症病区。作为医疗队二线班医生,姚秀娟在领队陈锋副院长、病区主任于荣国的带领下,和林世荣副主任医师一起,组织队员们迅速投入救治工作。在她的安排下,大家开始有序采集病史、书写病历、开医嘱,边工作边稳定病人情绪。而她自己,在隔离病房一呆就是8个小时,出病房后才感觉到护目镜、口罩等将脸部勒的生疼,护目镜已然模糊。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酒店时,已是凌晨两点。
姚秀娟还主动挑起了建立工作制度和流程的重担。她根据国家颁布的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和有关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制定了包括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普通型与危重型患者规范化常规医嘱、核酸检测流程、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等20多个适合重症病区的诊疗流程和规范,为提升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
准备进入隔离病房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她每天都要进入隔离病房查房、与患者交流,同时对出院关键指标严格把关,确保每位出院病人均达到国家颁布的出院标准。
在队友眼里,姚秀娟事无巨细,每天都很忙。工作以外,她还做好医疗队的分组、排班等,并将这些信息与科室常用电话等一起制成表格,粘贴于清洁区和隔离病房,方便大家查询。队友陈彦说,秀娟承担了很多任务,编撰医疗队工作手册、沟通各种事务的衔接、把控医疗质量……一时很难描述她做的工作,因为确实是太多太繁杂了。
姚秀娟(左)正在查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姚秀娟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病区诊疗工作很快走向了正轨。看着20多位重症病人陆续治愈出院,这也让满满责任感的她放心了不少。她说,从开始的压力山大、逐步成长,到今天的从容,每天都觉得很充实。
姚秀娟(左一)与中医专家为患者会诊
如今,姚秀娟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晨进病房查看患者病人,为他们鼓励加油,或者在清洁区阅读肺CT片及医嘱,决定鼻咽拭子核酸采样和待出院的名单,修改当日的出院小结。之后和早班的队友们一同回酒店,洗漱后吃午饭已接近下午3点,紧接着下午4点开组长会反馈问题及整改措施,并将此传达落实到每个队员,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傍晚7点参加队内安排的有关新冠肺炎多学科合作与治疗的业务学习。晚上8点也是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刻,和家人视频通话,看看两个宝贝又唱又跳,天真无邪,好像已经习惯了妈妈不在家的日子。说到此,姚秀娟的眼眶湿润了,平常忙碌于医院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对于家人,她心存愧疚。然而,她停不下来,因为接下来她还要收集各地报道的救治经验,加强自身学习,总结重点内容,供队员学习。
对于姚秀娟而言,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最大的成就莫过于看到患者治愈出院,重现往日的笑容。在武汉的每一个省立人都在努力,让更多的武汉同胞更快地重返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