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人物专访】步入长寿教育殿堂 让健康常伴左右——访福建省立医院老年之友健康俱乐部班长林光

发布时间:2019-04-08 09:30  点击数:

对于糖尿病患者林光来说,走进福建省立医院,有着回家一样的熟悉和亲切。十几年来,78岁的林光几乎每周都会来到这里,从单纯的患者变成病友代表,为老年人健康教育而努力。

当疾病来临时,我们能做什么?一起听听原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林光讲述他的亲身经历。


求医心切

恐惧与未知让他误信“伪科学”

想起自己23年前确诊Ⅱ型糖尿病的情景,林光仍然历历在目。“我本来上班很少喝水,但那天却反常喝了两三壶水仍不解渴,突然多尿、十分饥饿、全身乏力。”林光就这样在省立医院被“判了刑”。

刚开始得知患病,亲戚有的说这是富贵病不打紧,有的说这是全世界都治不好的终身病,对糖尿病的不了解让林光又害怕又急躁,费尽心思希望能找到根治疾病的妙药。陕西的黄泥巴、香港的“吃饭不限”药片、酸性变碱性的“保健杯”、治糖的“保健品”……四处求医找寻神丹妙药,只要周围人说有效,千辛万苦也要买到,甚至花了上万元“折腾”,然而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经过这番无用“折腾”后,林光也意识到自己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在几次并发症被省立医院救治后,本着对其的信任,林光不再轻信“伪科学”,定期来院复诊,按时吃药。

 

健康教育俱乐部

教他找到慢病治疗的“法宝”

回想当时的愚昧,林光自己都发笑,“过去对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并不普及,认知十分粗浅,一听到自己得病总想着根治,后来我才明白知识救人、愚昧误人、无知害人。”

盲人摸象了许久,直到2006年走进福建省立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林光才迎来了人生的拐点。

林光在第五期老年健康之友俱乐部闭班仪式上代表讲话

谈及省立医院创办的俱乐部,林光赞不绝口:“很多医院都有办健康俱乐部,但省立医院不是简单的科普讲座,每一个讲者都精心备课,甚至课后还为学员们发放老师所讲纸质课件,以便学员复习对照。”

2014年10月,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升级为老年健康之友俱乐部,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科目从单一的糖尿病知识普及扩大到老年人的各种疾病和护理知识讲解,通过实际案例与老龄化的健康教育管理加以结合,实用性强。

不仅如此,俱乐部还开设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让学员们真正学用结合: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开设“烹调比赛”,让学员们知道糖尿病吃什么,如何吃;组织学员参加趣味运动会、瑜伽体操表演、八段锦等运动,增加老年人业余生活的趣味性;举办血糖仪、血压计操作及各类知识竞赛,通过分享会安排学员上台讲课……各类活动不胜枚举,来调动老人学习的积极性,成为管理自己身体的医生。

省立医院创办各类健康教育俱乐部22期,历时15年,启蒙教育3031人次,开课353课时,最让林光感动的是,“它不但‘分文不收’,反而花钱、花精力,期末会对相关知识比赛受奖者、优秀学员、管理贡献者颁奖并给予奖励,普及健康教育,省立医院的用心可见一斑,福州只此一家。”


获益后施益

从“林总工”到“林班长”的角色蜕变

林光加入健康教育俱乐部后,第二年就承担起班长的职务,长达12年。

为增加学习主动性,俱乐部实行群众管理,成立班委会,班长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组阁班委、为参加俱乐部的学习人员编组造册、按要求安排活动课程表、编制实施活动表、管理每期学习班相关事务、与班主任沟通各组反馈意见、编制学期活动“大事记及知识材料”……林光班长尽心尽力参与学习班管理工作,让学员们更好地关心自身健康需要。

除了花费大把精力在组织和管理俱乐部上,林光还积极参加院内的各类志愿者服务工作,改善医疗服务评选、科普大赛、新春团拜会……在医院的各类活动中,林光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刚开始家人并不理解,妻子劝他“医院就是一个病菌交易所,你年纪这么大,还总是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生病了怎么办?”林光表示,他只是在发挥余热,更何况是省立医院救了他,让他从原本患病时的绝望到如今能够很好地自理控制血糖,笑对生活,“我想把我获得的分享给需要的人,让更多的慢性病患者找到组织和归属,让医患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小编的话

中国式医患关系该如何化解?以前总认为医生“治病救人”最能体现自身价值。与林光对话后才发现,原来改变一个人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让他具备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更有意义。“良医常治无病之病”,我想,老年健康之友俱乐部成立的意义就是让老人们接受系统专业的健康教育,更加从容和科学的面对慢性疾病,同时医患不再对立,正确认识医学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