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审批上特事特办  施工中创新技术  省心血管病综合大楼提前封顶

发布时间:2012-06-11 00:00  点击数:

记者 储白珊

本报讯  近300人紧锣密鼓地安装顶楼层面楼板,施工主管、安全员、项目负责人一个不落在旁履行监管职责。11日下午,省重点项目———福建省心血管病综合大楼施工现场,处处洋溢着争分夺秒抓建设的热烈。据悉,大楼将在19日封顶,一座床位更多、设施更现代化的心血管病综合大楼将投入使用。

省心血管病综合大楼是2010年省政府社会事业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包括地上建筑19层、地下建筑3层。

“省心研所创建于1978年,曾是全国创办的第四个心血管病研究所,但随着心血管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日益突出,原有的用房和设施很难满足病人的需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省委、省政府领导非常关注这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多次批示或到现场指导,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在审批环节上特事特办,终使项目提前动工,并将提前封顶。”省立医院院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林才经对记者说。

2009年12月,项目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开工。开工伊始,就碰到难题。原来,项目东面挨着福州五四路,其他三面分别被病房大楼包围,白天交通管制紧,夜间施工噪音又得严控,最大的施工难题还在于地下空间非常有限。“一是土方开挖的深度平均达到17米,运输极为不便;二是地下水量很大,抽排有难度;加上特殊病房层高要达5.1米,墙体还要求防辐射处理,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总工程师翁跃勇介绍说。

如何提高施工技术含量成为最紧迫的任务。施工方大胆创新,搭建了一架钢筋混凝土栈桥,从地面呈斜坡状直通地下3层,解决了车辆运输问题,成为省内首个采用此项新技术施工的工地。随着工程进展,地下室层高不足问题又暴露出来。“地下室不仅是车库,还有一些手术室。如果天花板上梁太多,会影响日后管道安装。”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方论证,最终采用空心内模无梁板进行施工———这又是一项新技术,它不仅提升了空间感,更增加了该项目的技术含量。

去年多个工地同时上马,用工较为紧缺,为了保质保量施工,项目业主方和施工方采取提高福利待遇、适度调整上工时间等方式稳定工人队伍,使工期在国家定额工期基础上缩短了30%。

(原文刊登于福建日报2012年5月16日头版)    


   


维多利亚老品牌app

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