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的新冠战疫漫长而艰难
三个多月来
在福建省立医院有一群人
24小时值守
深入临床一线
智慧抗疫
是医院软硬件系统的守护者
全力协助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他们就是信息管理中心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信息管理中心迎难而上,全员坚守岗位,从远程会诊中心工作人员、软件工程师、信息系统安全员、硬件运维工程师到视频转播工程师等,十余个专业技术方向分工明确、配合有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架起突破空间的战疫通道。他们的努力保障了医患就诊安全,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准性、高效性。前不久,信息管理中心以“基于互联网架起突破空间的战‘疫’通道”项目参加“2020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智慧医疗赛道暨第四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荣获福建分赛区第二名。
通联全省 辐射全球——分秒必争搭建的新冠肺炎防治远程指导中心在我院落户
1月28日,大年初四晚上,全院上下放弃春节假期,在岗待命。此时,医院接到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下达的组建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远程指导中心的指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信息管理中心张琼瑶主任深知组建远程指导中心,首先就是要搭建连通全省几十家定点医疗机构的网络平台,否则其他的一切工作都无法开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信息管理中心团队展现出一贯的吃苦耐劳作风,所有工作按每小时、每分钟快速推进。整整两天通宵达旦攻坚作战,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等各项工作,远程指导中心网络平台融合了视联网、5G和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
▲信息管理中心技术人员做平台上线前测试
省市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几十家定点医院同时接入平台,共享省级专家医疗资源。平台还与支援湖北医疗队连线,为前线抗疫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疫情全球化扩散,借助平台,更多的中国经验传递到了加拿大、法国、波兰、罗马尼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张琼瑶主任向医疗专家组成员介绍5G远程查房车
从平台联通的那一刻起,信息管理中心就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随时解决信息方面的技术难题。截至4月9日,信息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共协助专家组完成远程巡诊1726次、危重型病例会诊507例次。让优质医疗专家资源得到共享,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助力患者获益最大化。
智慧医院 频添抗疫“利器”
人员的大批流动是疫情防控的大敌,多一个人意味着多一分传染风险,如何用信息赋能实现智慧医院最大化就成为抗疫的重点。
01开辟互联网医院“新冠肺炎诊治咨询平台”
2月2日,依托福建省立医院互联网医院,信息团队快速开通“新冠肺炎互联网咨询平台”,提供发热咨询门诊、新冠肺炎咨询、流行病学调查、全预约就诊、全预约检查及基于“多码融合”的全流程无卡就诊等业务服务,并由医院专家提供免费在线咨询问诊服务,接受有干咳、乏力、发热等症状的病友咨询,开展新冠肺炎初步筛查,帮助市民“零”距离线上排除疑惑,解除焦虑,减少不必要的医院往返、逗留与交叉感染。
02信息赋能 保障流程通畅
为让数据采集高精准,牢牢守住抗疫关键环节。信息管理中心第一时间完成线下发热门诊、传染病直报、健康宣教等系统改造,在预约界面上线门诊患者信息采集功能,包括患者症状信息、患者接触情况、健康码状态等均可通过勾选模块快速完成填报,为医院有效筛查重点人员、快速完成数据统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03线上办公 高效率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全院实现会议视频转播
特殊时期,见屏如面已是常态,但是防疫需求和日常工作也不能耽搁。利用信息化建设,配合省卫健委、医务部利用远程指导系统面向本部和南院医护人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治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和个人防护能力。2019年底至今,转播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治培训3场,院内培训10多场,召开多场我院支援武汉医疗救治工作视频会议。
全网覆盖 在线打卡的信息团队
当战疫打响的那刻起,信息管理中心就成立了专门的应急队伍,做好疫情配套信息服务设施建设。部门人员纷纷放弃休假,主动请缨,24小时值班轮守医院,在线打卡。他们对各楼层功能区进行硬件巡检,哪里有电话响起,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竭力为临床科室提供坚实的技术后盾。除了软硬件系统维护外,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同样责任重大、刻不容缓。信息管理中心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攻击、防病毒、防篡改、防瘫痪、防泄密为重点,保障数据规范使用,防范网络安全突发事件。设立独立安全员,根据相关安全要求开展工作,采用24小时值守,随时关注福建省网络安全工作群安全通知,对相关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加强对各类“互联网+”服务系统安全监管,杜绝隐患。
▲信息中心网站安全监控报告等
▲信息中心对移动应用进行安全评估的报告资料
疫情未结束,挑战仍将接踵而至,身处一线的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披甲前行,身后无数后勤保障人员默默坚守,省立人将继续担责、尽责,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