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外科医师,
先后有8种手术
是他在中国首创开展;
主攻心血管外科的他,
凭着外国杂志的点滴报道,
建成亚洲第一座高压氧医疗舱,
并如虎添翼般屡创医学奇迹。
奋斗二字是他一生的追求!
他就是福建省立医院名誉院长、我国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李温仁教授(1914年—1999年),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28次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向李温仁教授授予“终身成就专家”荣誉称号,由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教授颁奖,李温仁教授女儿李希青女士,专程从美国返回代领奖项。
▲李温仁教授女儿李希青女士代领奖项
▲朱鹏立教授发言
福建省立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朱鹏立教授追忆李温仁教授,缅怀他辉煌的一生。朱院长说道:福州与高压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们尊敬的李温仁教授为中国乃至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李教授和他团队不懈努力下,亚洲第一座、世界第三座高压氧舱,在上个世纪60年代建成,同时迅速投入了临床应用,成为我国高压氧医学里程碑事件。在李温仁老院长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下,高压氧临床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李温仁教授也不断的培育、带领福建省立医院高压氧医学学科的发展,在诊治的数量上和涉及的临床学科病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目前,高压氧治疗广泛应用于神经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科等多个学科,医院每年有万余名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上千的急危重患者得以挽救生命。我们不仅要铭记李温仁教授为高压氧医学所做出的贡献,更要学习他百折不挠,精益求精,为医学献身的精神,共同努力,不断推动中国高压氧事业发展和进步。
李希青女士发表感言,追忆其父李温仁教授,同时也为父亲在医学事业上的成就得到大家认可感到欣慰,衷心祝愿父亲李温仁教授开创的高压氧医学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李温仁教授在高压氧舱指导研究生做动物实验
▲1982年,我院建成的三舱七门式高压氧舱
李温仁教授于1964年在福州建成亚洲第一座、世界第三座“高压氧治疗舱”,率先在舱内3ATA压力下,进行心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他在为一名9岁男孩修补心室间隔缺损时,用低温麻醉阻断循环20分16秒,用涤纶片成功修补了室缺,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高压舱临床应用获得成功,为高难度的心脏外科手术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
1984年8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八届国际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上,李温仁教授作了题为《高压氧3ATA下心内直视手术30例》无死亡的学术报告,博得与会三十多个国家专家的高度评价。之后,李温仁教授受聘美国第十届高压氧医学会的第一位中国籍国际顾问及高压氧医学基金会副主席,并获得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高水平国际学者”荣誉奖状。
中华医学会在授予其“终身成就专家”时特别指出:是李温仁教授和衷爱高压氧事业的有识之士共同打开了中华医学会的大门,成为了中华医学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为高压氧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天,在福建省立医院6号楼(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5层大厅内,阳光洒落的窗台边,依然矗立着李温仁教授半身铜像,面容坚毅、和煦如春。李温仁教授那种献身科学的无畏精神时时感召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