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是一个让人幸福的词,感动你我的常常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那些触动人心的细枝末节。截至目前,福建省立医院共派出42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其中第一批队员已经在武汉工作两周。前线日记系列陆续传回她们的故事和心声。日记中,队员说的最多的是工作,还有“每一天都活在感动中”。
记录者:林璇
福建省立医院、省立金山医院感染管理部主任
福建省第一批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临时党委副书记
医疗队转战金银潭多日了,大家都迅速进入状态。一组组的医护队员,每天轮番进入隔离病区开展医疗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医务人员的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消耗极大,这对医务人员是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挑战。可任何时候,自我防护都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在队员穿戴好防护设备进入病区前,我总是逐一地检查。
“口罩勒得耳朵疼是吧,那帽子先戴。”
“看你洗手衣太小了,手套封不到袖口,换个大的。”
“防护服的拉链要拉到顶!”
“踩垃圾桶时轻点放开,避免扬尘。”
……
考察完“战场”,匆匆赶回驻地,继续开展队员岗前的院感培训。每碰到一位队员,我都要提醒,“再练练怎么穿脱防护服”“洗手、通风、戴口罩、保持距离,要记住”“多吃点,要睡好”。
你们守护患者,我来守护你们!
记录者:洪东煌
福建省立医院主治医师
福建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2月7日,我们接诊的是一位在防抗疫情工作中不慎感染的社区干部。得知我们是从福建过来,在进舱之前向我们深深地鞠躬:“你们远道而来,辛苦你们了,武汉给你们添麻烦了”。此刻 ,他虽为患者,仍深感职责在身。还有一对40岁左右的夫妻,为了不增加转运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选择自己步行40分钟来医院。
在导诊分诊岗位上,我接触了许多武汉人民,他们坚毅且朴实。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战胜疫情!
记录者:卢神雷
福建省立医院主管护师
福建省第一批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队员
今天很开心,患者老王(化名)主动要求跟我合影。几天前,我发现老王是病区里最内向的一个患者,从不跟其他病友聊天,也不愿意跟医护人员沟通。所以,那天快下班的时候,我特意挤出时间去他病房,跟他聊了会儿天。老王是个退休工程师,虽然一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但却很少住院,这次感染新冠肺炎入院,家人又无法来探望,让他格外孤独。加上这几天医嘱都开的是口服药,没有挂瓶等其他治疗,他思家心切,更提不起精神。了解情况后,我耐心的解释,没想到聊了十几分钟,他却流泪了。之后两天,他明显开朗许多,还主动跟我们打招呼。他说,听了我的解释后,心里想通了。要配合治疗,等日后出院了,也要坚持居家隔离,这才是对家人好,对社会负责。
在这样的环境里,患者们心情难免会有些压抑。我们医护人员在巡视时都会以家属的方式问候他们,比如昨晚睡得好不好,有没有发烧。有个同事常说:“特殊病人,我们就是他们身边唯一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