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绮丽的新疆吸引着无数游客,然而却有这样一人负了春光负了美景,却未曾负了病人。为给患者如期手术,他忍着胳膊受伤带来的疼痛,却未曾想过竟是骨折。日复一日的门诊、查房,他默默忍受着疼痛,没有告诉一人,没有休一天病假。他就是福建省立医院援疆干部、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副院长黄绍崧。
尽全力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前不久,黄绍崧刚刚结束了一台风险极大的手术,他说“我们手术中一刀一剪很普通,但我们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是为了对神经最大程度的保护,这关系到患者后半生的生命质量。”原来,一年前,姜女士出现了无诱因的右耳听力下降,经当地医院确诊为听神经瘤。据介绍,尽管姜女士是良性肿瘤,危害也很大,如果神经压迫时间长,耳朵失聪不说,肿瘤生长后还会压迫脑干而出现瘫痪,甚至有生命危险,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措施,但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毗邻脑干生命中枢,周围全是重要神经血管,要将肿瘤切除并保留面听神经,更是难上加难。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黄绍崧和同事做了缜密的术前准备和严谨的术前讨论,最终,黄绍崧为姜女士实施手术,患者取侧俯卧位,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常规开颅后行硬脑膜切开,置入显微镜,脑压板撑开小脑,暴露瘤体,错综复杂的神经和解剖结构犹如一个迷宫,术者操作稍不留神就可能损伤神经、血管,黄绍崧和同事们小心细致地分块切除肿瘤,经过近4个小时的精心手术,术中出血100ml,肿瘤被完整切除,面神经保护完整,大家都松了口气,姜女士更是放下了心中的大石,不再担心自己会“歪嘴斜脸”了。
她好了,他却病了
一场手术结束了,但几个小时保持着悬肘姿势的黄绍崧右胳膊突然放不下来,伴随着剧烈的疼痛,黄绍崧额头渗出汗珠,他的同事一看,黄绍崧还一直保持着手术姿势,意识到情况不妙,先帮着黄绍崧伸展胳膊,缓慢地放下。随后,陪黄绍崧进行了磁共振检查,“肱骨头撕裂性骨折”这个结果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原来,在2018年底,黄绍崧不慎摔倒,右肩部直接着地,几个月过去了,疼痛一点也没有缓解,尤其到了晚上只能一侧入睡,一直认为是局部软组织损伤,不曾想今天为患者做完手术,自己右胳膊竟不能动了。因为已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骨折处骨痂已形成,后期只能做理疗使韧带松解,加强功能锻炼,才能恢复,可每做一组动作,那钻心的疼痛,黄绍崧都默默忍受着。
“胳膊疼了这么长时间,他一直也没有告诉过我们,没有想到胳膊伤的这么严重,而就在这段期间,黄绍崧还为7名脑部肿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同事们感叹道。
“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听说您昨天又做了一天的手术,胳膊都没恢复好,还这么拼,就不怕有后遗症吗?”对于笔者这样的问题,黄绍崧坦言,“我当然害怕,但我的患者信任我,我也对自己有信心,我就不能辜负患者。”
自去年8月份赴新疆工作以来,黄绍崧便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到岗位中,每一次惊险的“刀锋剑影”创造出的生命奇迹。面对患者求助的眼神,面对康复者感激的笑容,黄绍崧感慨地说:“援疆是奉献,也是责任,对我来说更是历练和成长,这段岁月会成为我一辈子的财富,让我一直铭记。”
感谢援疆医者们的无私奉献,正因有你,让更多生命健康地绽放在辽阔疆土上;正因有你,让所有爱都充满期待;正因有你,才让这人间四月天更显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