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人物专访】石松菁:温暖与严厉并重,源于对生命的敬畏

发布时间:2018-04-17 15:14  点击数:

        石松菁,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内科急危重症专业30年,多次参加全省“禽流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带领团队探索危重症救治新技术,多次获院技术创新奖、院优秀管理奖,参与全国急危重症领域多项共识的制定及专著编译,所在团队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6年,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全国“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荣誉称号。

这是一位怎样的医者?

跟随小编一起走进她内心的世界。

一、温暖人心:“我们一起努力,会好的”

身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每天只有15分钟的家属探视时间。一边要插着各种管子,一边要不断和疾病作斗争,不少病人都患上了焦虑、恐惧、烦躁等ICU综合征。加之很多病人病情特殊,不适合深度镇静,有时会出现病人拔掉身上插管等不配合治疗的情况。这时,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从科室成立起,石松菁就要求医务人员多多换位思考。每次查房,只要病人神志清楚,就会和病人“唠唠嗑”,除了问病情,也聊轻松的话题,更多的是给予鼓励。“我们一起努力,会好的”,这份人文关爱,石松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对准备脱离呼吸机的患者,她还亲自教他们呼吸肌功能锻炼。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将石松菁和病人的距离拉近了不少,她也由此得到了病人的信任和依赖。

身边的榜样深深影响着科室里的每一个人,重症医学二科始终将病人系在心上。为住院病人过生日,酌情放宽外地家属的探视时间,或是在病人刚入科时,大家齐心协力地帮忙搬抬、引导……

也正因如此,许多病人出院多年还与石松菁及科室的医生们保持着不断的联系。


二、严字当头:“不停发问,逼他们去思考、去学习”

2016年,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全国“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荣誉称号。

与对待病人不同的是,对于年轻医务人员和学生,石松菁更多的是严厉

“这个病人昨天的血糖波动是多少?”    

“10-20。”    

“什么时候升到了20?查找原因了吗?做了什么处理?降血糖过程应注意什么?”……    

这样连珠炮似的提问经常贯穿于石松菁的查房过程。“我会不停地向他们发问,回答不了没关系,但必须去思考、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紧密结合,才能提高业务水平。”石松菁说,“ICU患者病情危重,治疗上经常是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有可能决定病情是否能够逆转。就血糖而言,不要小看一个血糖值,血糖过高、过低甚至大幅度的波动,往往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查房时,石松菁还要求各级医生分别对病人的病情做动态归纳、分析,提出各自的意见,通过不同级别医生的描述,让大家从中发现差距,弥补不足。

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在班外时间打电话询问病人情况。“值班医生接电话,石主任又打电话来了!”每当这时候,病房里的年轻医生们都会马上绷紧了神经,不知道主任又要问哪个病人的病情?这种随堂小测般的询问,虽然让年轻医生们有些紧张,却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石松菁说,重症内科不像其他科室,它是很多内科疾病的大综合,由于内科的重症患者基础疾病多,如果再遇上多脏器衰竭等危重情况,整个病情会变得十分复杂。如果不严格要求,就无法将基础知识、新进展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病情的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更别说很好的救治病人。


三、传承医心:“医学来不得半点马虎”

之所以对学生如此严格地要求,还与石松菁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她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在医院的生活区长大,从小耳濡目染父辈们对医学的热爱、严谨与执着。

1988年,石松菁被分配到省立医院急诊科。一入院,她就经历了大内科的轮转学习,当时指导她的几个老主任思维严谨、治学严格,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没有电脑,有些老主任就自己归纳总结经验,制作了一摞摞整齐的疾病卡片,这些“宝贝”只要年轻医生需要,老主任们都会倾囊相授,从不藏着掖着。年轻医生学习不到位、工作没做好,老主任批评起来丝毫不留情面,甚至直接将不合格的病历从窗户扔出去。

石松菁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实习时第一次跟随老主任查房的事。“我完全没有料到老主任会让一个刚来一两天的实习生背病例。我刚磕磕绊绊地背完了前一天写的3份病例,紧接着就被要求说出鉴别诊断。虽然那天我说得并不好,可老主任在批评之后还是鼓励了我。”从那之后,石松菁明白,对待每一个病人,都要穷尽探索的精神,这个病人的病情有哪些地方是自己没有掌握的,都得去查阅资料弄明白,多学多问。    

“我也被老主任们骂过,但我从来没有怪他们,相反我还十分感激他们把对医学的严谨、对生命的敬畏精神传授给我,这对我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前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毕竟医学来不得半点马虎。”石松菁说。

采访结束后,回想起重症病房里那惊心动魄的抢救画面和石松菁主任坚毅笃定的神情,小编对于生命的敬畏,对医学人文的理解,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维多利亚老品牌app

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