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艰辛创业,到如今的重症患者生命守护神;从当初的学科初建,到如今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症医学三科成立近十年来,历经寒暑、饱经历练,终得破茧成蝶、铁杵成针,近年来先后获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省级“巾帼文明岗”、省级“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2015年12月,喜讯传来,不懈努力的重症医学三科再获褒奖,2013-2014年度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终于写入了科室的荣誉册上。
重症医学三科十年的奋斗史,也是省立医院十年发展壮大的真实写照。翻开重症医学三科近十年发展篇章,凝聚着领导关心、部门支持,依靠着科室协作和全员努力,出了一些人才、出了一些业绩。如今荣誉面前,感慨良多,仅以片言只语记之。
领导关心 部门支持显大爱
重症医学三科这一路走来,无论是基础建设、学科发展、服务提升,还是各级优秀集体创建,无不凝聚着院领导、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朱鹏立院长、李红副院长、魏世超副书记等院领导,更是在创建过程中亲自指导、帮助提升,在迎检时亲自陪同、争取支持。党办、团委、护理部等部门时常深入科室现场指导,高标准、严要求,帮助梳理思路、整理材料、提炼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创建方案和措施,形成了创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赢的良好局面,构建了有效的青年力量凝聚平台。这是院领导、各部门对重症医学三科的大爱,更是对危重症患者的大爱。
科室协作 全员努力显大爱
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重症医学三科人的行动写照。重症病房工作特殊,患者病情瞬息万变,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生命监测,压力大、责任大,医护人员顶着巨大压力,维持着良好的心态,保持着乐观的情绪。就餐时间永远都不准时,当人们早已享受午休的闲暇时,他们却就着冰凉的饭菜狼吞虎咽,他们戏称之为贵族们才能享受的“下午茶”!由于没有家属陪伴,医护人员总是扮演着不同的家庭成员角色,一会儿是耄耋老人的“孙子孙女”,一会儿是患儿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都在您身边呢”;“阿姨(叔叔),我们和您在一起!”;“宝贝不怕,阿姨(叔叔)抱抱你”……这是他们说的最多的话语,是但却他们乐此不彼。患者的微微一笑,和轻轻的一句谢谢,足以顷刻间化解他们所有的疲劳、困难和委屈!
这里有的不只是冰冷的机器、复杂的管道、垂危的病人,还有着别样的精彩和感动。医生问“患者有没有发烧?”护士答“安心啦,他们还没有我体温高呢”,是这里的趣谈;患者尴尬地问道:“护士,我大便了,怎么办?”“没关系,我来帮你处理,不要担心”,护士轻声说完便拉上了床帘,是这里的温馨;“我是不是好不了?救救我!”“不要怕,手术很顺利,医生护士都在您的身边,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您的!”医护人员有力的双掌紧握着患者伸出的无力的手,掷地有声地安慰着,患者的眼角溢出了泪花,是这里的感动。一个不满周岁的患儿,因奶粉喂养一直腹泻,科室的两位护士将自己的母乳留给患儿,最后患儿白白胖胖出了院,是这里的真爱。
每每从死亡线上救回一条生命,他们内心的欣慰与喜悦绝不亚于在监护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不分昼夜身影匆忙,无论节假坚守岗位,无畏天灾奋战一线,那无形的双翼时时刻刻都守护在各个患者身边,生命相托,无怨无悔。
一流人才 一流业绩显大爱
“患者培养了我们,我们必须充实自己,用最好的业绩回报患者。”这样的精神指引着他们不断攀升专业高度。科室现有硕士生导师1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学历人员12名,在读硕士1名。多年来为医院培养了十余位副护士长和临床总带教,在医院本部、北院和南院(金山医院)都起到中流砥柱作用。
我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重症医学人才培养、重要仪器设备配置、新项目开展、学科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辐射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顺利当选福建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同期创建福建重症医学网,有力地提高了医院重症医学科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学术地位;连续三年主办面向全省重症医学专业人员的国家级机械通气技术培训班,与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联合举办重症超声基础培训班,面向全省招收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进修班,组织翻译了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Paul N.Lanken教授编写的《ICU手册》,提高了医院重症医学科对全省重症医学专业的辐射能力;积极申报相关课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树枝状酞菁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研发》、《实时超声动态监测辅助内镜下经蝶手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解剖学和临床研究》分别获得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及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立项,陈晗等年轻医师于《Critical Care》等重症医学权威杂志上发表论著,真正做到临床、科研两不误。
科室作为我省危重症医学实习和培训基地,源源不断为医院兄弟科室和基层医院培养和输送合格专科人才、护理骨干。平均每年科室培训轮转医生近30名,重症专科护士和重症护理进修生近50名,作为院重症专科护士小组负责人,陈巧玲护士长带领全院重症专科护士以解决临床问题为核心理念,完成十万字《重症专科护理实践手册》的撰写。科室重视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近几年来共撰写了论文近百篇,发表SCI论文八篇。累计完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项目”五十余项,捧回了医院2007及2011年度“护理持续改进的金奖”,2013年10月“首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决赛中,我科“五更天圈”的《降低ICU噪音分贝,改善病房环境》从10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艰苦的岗位培育了一批岗位和业务能手,2008、2014年“福建省立医院岗位技能竞赛冠军” 诞生于此,2009年陈巧玲护士长荣获“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妙手解重症,仁心护生命”是他们的铿锵誓言,“穿上了这身洁白,勇敢地走下去!”是他们的永恒信念!就是这样一群人,在24小时无陪伴的监护病房,以医者的技艺,以亲人的情怀,默默地为社会、为患者奉献着无私大爱;他们积极奋战在重症医疗一线,奉献激情、挥洒汗水、洋溢智慧;他们在最艰苦的工作岗位得到锤炼、茁壮成长,构筑起医疗战线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重症医学三科 院团委)